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理解的“干濕分離”都是不完整的,只是生硬地將“干區”與“濕區”隔開罷了。
首先,要明確的是,干濕分離不是“必要的”。它是一種優秀的空間設計,但卻并不適用于每一個家庭。其次,高效的干濕分離并不只是單一的阻擋水汽、防潮,它最終要解決的是生活中的不便,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
我們可以將“干濕分離”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來探討:
為什么要干濕分離?
干濕如何分離?
01.
為什么要干濕分離?
當“干濕分離”成為了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家庭也將這一項作為了裝修的標準內容。但不少家庭發現,做完干濕分離后,除了阻擋水汽,衛浴空間的使用效率并沒有提高,而且空間還特別狹窄。
想象一下這種情況:當有人在洗漱時,你不能使用衛生間;當有人在使用衛生間時,你也不能進去洗漱。平時還能等一等,如果趕在上班時間,那可就亂了。
同樣,晚上回家,洗澡與衛生間的使用同樣存在沖突,不能滿足家人同時使用。
所以,無論是二分離、三分離,還是四分離,干濕分離真正要解決的,是讓衛浴空間使用變得更高效。除了讓“濕區”獨立,還要達到功能互不干擾,使用效率提高的目的。
那什么樣的家庭需要做高效的干濕分離?
通常來說,不論是單衛還是雙衛的戶型,當每個衛生間的使用人數超過2人時,就需要考慮干濕分離了。
干濕分離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并不是所有的衛浴空間都適合干濕分離,對于標準的衛生間三件套——洗漱臺、馬桶、淋浴,正常使用情況下合理的空間尺寸分配如下:
洗漱臺:寬700~900mm;
馬桶:寬850~900mm;
沐浴:寬850~900mm;
所以,在進行“干濕分離”前,空間的大小應該先滿足三件套的使用條件。
02.
干濕分離的幾種方式
從衛生間使用頻率來說,洗面臺>馬桶>沐浴,所以在進行“干濕分離”時,首要考慮的便是洗面臺和馬桶位置。
二分離
當馬桶、洗面臺、沐浴共處一室時,優先采用軟隔斷來分離空間。
所有的浴室隔斷中,浴簾最為實用,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沐浴區,如矩形、方形、扇形等。但浴簾不能阻擋地面水的外泄,所以在使用時要搭配擋水坎,注意擋水坎也要全面做一遍防水,以免滲透。
浴簾相比于玻璃隔斷,多了隱私的保護,即使是在沐浴時,另外一人也可以使用衛生間和洗手臺。
如果要采用玻璃隔斷,建議選擇磨砂玻璃、水紋玻璃、長虹玻璃這類材質,保護隱私。
但馬桶和洗面臺的使用依然存在交叉,這時,我們可以考慮將洗手臺放到外面去。
三分離
常見的“三分離”有一字型和環繞型。
·一字型:改造最簡單,遵循洗漱臺離“門”最近的原則,三個區域既可以采用半開放式,用墻體、浴簾進行隔斷,也可以采用封閉式,比如玻璃推拉門、折疊門、谷倉門等。
門的開口不同,布局也不同,當開口在中間時,馬桶和沐浴可以在兩側任意位置,如果開口在兩邊,則要遵循洗面臺>馬桶>沐浴的動線規則。
·環繞型:也就是洗面臺、馬桶、沐浴三個區域圍繞一個中心點來布局,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01馬桶和沐浴區并列
這樣的優點是擴大了干區的面積,剩下了空間除了放置洗面臺,還可以放置洗衣機和烘干機。
02馬桶和沐浴區垂直
優點在于可以享受大空間的沐浴體驗,進門左側可以設置收納柜,搭配洗面臺來使用。
環繞型三分離的布局類型很多,可以根據使用習慣和實際戶型來調整各個空間的位置。
03.
最后的總結
什么樣的家庭最好做干濕分離?
當每個衛生間的使用人數超過2人時,衛生間需要進行功能區分離。
干濕分離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無論是二分離、三分離還是四分離,洗漱臺、馬桶、淋浴的尺寸應滿足:
洗漱臺:寬700~900mm
馬桶:寬850~900mm
沐浴:寬850~900mm
二分離
·當馬桶、洗面臺、沐浴共處一室時,優先采用軟隔斷來分離空間。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洗手臺放到外面去。
三分離
·并列型:要遵循洗面臺->馬桶->沐浴的動線規則,三個區域既可以采用半開放式,用墻體、浴簾進行隔斷,也可以采用封閉式,比如玻璃推拉門、折疊門、谷倉門等。
·環繞型:也就是洗面臺、馬桶、沐浴三個區域圍繞一個中心點來布局,相比于并列型它的空間利用率更高。
四分離
·獨立的馬桶
空間充足的可以單獨安裝壁掛式的小型洗手池,空間小的,選擇帶有洗手功能的馬桶。排氣控制開關最好設置在馬桶一側的墻面上,方便使用。
·洗漱區
抽拉式水龍頭、折疊梳妝鏡、壁掛牙刷架。
·洗衣區
上下組合:下面放置洗烘一體機,上方設計成儲物空間,為了方便拿取,最好采用開放式的隔板。
左右組合:洗衣機+烘干機+收納籃+熨燙,在一個空間解決所有問題。
·沐浴區
選擇密閉性好的平開門或折疊門;墻面設置掛鉤,拖鞋、水盆都可以掛在上面,便于瀝干;毛巾使用完后,應該掛于浴室外晾干,防止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