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云南省 昆明市 西山區 中天融域寫字樓二期24棟八樓
電 話:400-680-0011轉871
聯系人:小寶
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光。
50-60年代
50-60年代屬于艱苦奮斗的建國初期,大多數人連溫飽都還沒解決,艱苦樸素是50-60年代的裝修的關鍵詞。
5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當時人們的居住條件還比較簡陋,在室內裝修上也是只有一些簡單的家具,基本的床,桌椅和幾個大的收納箱子。
到了60年代。大白墻、水泥地、木制門窗是最時髦的裝修風格。家具仍以結實耐用為主,不管在城市還是鄉村,多數家庭基本上都會有床、桌子、衣柜和飯櫥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70年代早期室內裝飾都采用大白墻,水泥地面,木制門窗。家具也很簡單,基本都是一床一桌,兩椅兩箱;掛歷、月歷、照片獎狀、領袖畫像等被用來簡單裝飾家。收音機、手表、縫紉機、自行車也慢慢進入大眾的生活。
1979年前后,廚衛被納入住宅的基本功能空間內,讓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質的改變。人們收入慢慢變多,開始關注自己的居住環境。自己做家具,大衣柜、酒柜、高低柜和組合柜成為流行。
邁進80年代后,福利分房和單元房開始出現,房屋變成了商品,可以用來買賣,此時的裝修行業處于萌芽階段。
室內裝修以木工為主,偏重于室內家具的制作,人們會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打上各種柜子,以儲藏更多的家庭用品。鐵皮電扇、鐵皮暖水壺、雙喜搪瓷臉盆、縫紉機等是家里常見的物品。
在這時,油漆開始普及,家里的色彩也逐漸增多,有綠墻裙、家具也開始慢慢上漆了,顏色比較單一,大多是統一的棗紅色、黃棕色。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求不僅僅表現在家具方面,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元化。除了四大件電器收音機、縫紉機、手表、自行車外,還增加了“三大件”——冰箱、電視、洗衣機,其他像電風扇、單雙缸洗衣機等也開始逐漸普及。老百姓也開始考慮家居裝飾,慢慢地市場上出現了家居裝修的萌芽,并快速成形發展。
到了90年代,商品房開始興起, 很多人在新房領到手后,都對房屋結構進行第二次改造裝修。90年代初的家庭裝修,還只是業主自行設計或由木工根據業主的要求進行簡單的設計。
當時人們對裝修的要求并不高,最多刷刷墻、貼貼瓷磚、吊吊頂。所謂的設計都是由木工根據業主的要求進行簡單的設計。設計未能形成風格,業主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哪種,大多都是借鑒別人家的裝修風格裝修,個性化并不明顯。
到了90年代的中后期,滿足了溫飽的人們,開始追求居住環境的美感與設計。市場開始出現“家庭裝修裝飾設計專業人才”,他們用自己的專業設計水平,為業主提供比較完善的室內裝修裝飾設計。一些從事工程裝修的公司,開始向家裝方面轉變或靠攏,設立家裝部或單獨成立家庭裝修裝飾公司。
90年代的家庭裝修都是從頂到墻到地面,還有復雜的吊頂、惹眼的背景墻、花哨的地磚等等,為了體現家庭的設計感,巴不得把所有地方都裝飾一遍,無奢華不裝修。
90年代中后期室內設計慢慢興起,設計風格也從過去的單一的設計逐漸進入多元化設計,田園風、中式古典、歐式古典、日式風。以往統一室內風格仿佛一道時光的風景線,一去不復返。
進入21世紀,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跟著起了變化。人們開始注重生活質量,環保、質量、美觀、實用性,每一點都不能少。
家庭裝修裝飾的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較為普遍的墻裙從家裝中消失了,門套線也越來越窄。所有衣物柜、電視柜、書柜、鞋柜、酒柜都到家具城去買現成的家具或是私人定制。
室內的頂面復雜的造型棚,玻璃、筒燈、射燈等裝飾;隨著家裝的發展,變得更加簡單,人們更注重購買室內的裝飾品、工藝品和花卉盆景。
風格設計多元,注重個性、審美、實用與舒適度、健康環保性等是21世紀家裝的主流。
圖片|來自網絡
從以前的統一、實用,到現在的多元百變,家居裝飾變遷的背后,不僅是人們內心需求的體現,也是一個時代的變遷發展。
那些逝去的時光,那些溫馨的記憶,通過一款家具、一個飾品、一個墻面上的海報,呈現在我們面前,放眼過去,我們依然能從這些物品中窺見時光的痕跡,真切地感受到時代脈搏的跳動。
魯班裝飾時光家裝節火熱進行中!
多重優惠活動等你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