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喜迎國慶節的到來,9月25日當天,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海南有限公司黨支部聯合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開展了一系列學黨史、保黨性、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廣州市工商聯執常委、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董事長夏振華、海南區域總經理肖冰、執行總經理曾佛金、海南華潯黨支部書記趙欣卉,海口日報副總編輯丁寧、海口市作協主席張品成、海南省作協副秘書長彭桐、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杰、海南醫學院副教授楊鑰、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教授郝建蒼、副教授蔡建東以及島內外眾多知名作家詩人、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參加了系列活動。
系列活動一:參觀椰子寨
1927年9月23 日,瓊崖革命早期領導人王文明帶領的工農武裝,就是在萬泉河對岸的渡口集結,渡河進入椰子寨,打響了海南全瓊武裝總暴動第一槍。從此,瓊崖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啟了“孤島奮戰,艱苦卓絕,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參觀椰子寨,認真領悟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傳承紅色基因繼續奮斗。
系列活動二:參觀南海博物館
南海博物館旨在展示南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保護南海文化遺產,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的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唐宋以來,中國政府將南海諸島納入版圖,設府管轄;設置水師,巡海守衛;擬定地名,持續管理。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非法侵占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政府恢復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進一步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實施管轄,南海建設日新月異。
系列活動三:瓊州文化大講堂
9月25日下午,“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第22場在博鰲舉行,海南省電力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海南知名黨史專家李小勤為大家分享了《瓊崖革命的歷史啟示和時代意義》。
在講座中,李小勤以上世紀上半葉海南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為背景,聚焦瓊崖革命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重實證,重細節,深情緬懷和頌揚瓊崖革命先驅血灑瓊島的崇高靈魂,深入分析和揭示瓊崖革命精神的內涵和實質;以當前國內國際政經特點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為背景,以解放思想和改善營商環境等為切入點,交流和探討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貿港建設新篇章的個人認識與思考。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李小勤說,瓊崖革命,孤島奮戰,艱苦卓絕。從大革命到土地革命,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瓊崖共產黨人“理想高于天,信念如磐石,意志堅如鋼”,鑄就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孕育了以“母瑞山”和“紅色娘子軍”為代表的瓊崖革命精神,生動印證和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的建黨精神。
在兩個多小時的分享會上,李小勤始終充滿激情,除了條理清晰地講述“關于中國近代史及百年黨史”,他還重點從“瓊崖革命的歷史地位和偉大功績”、“瓊崖革命的顯著特點及豐富內涵”、“瓊崖革命的光輝歷程和重大事件”、“瓊崖革命先驅的高尚靈魂和英雄事跡”等6個方面, 對瓊崖共產黨人賡續紅色血脈,孕育瓊崖革命精神,從而鍛造出的“海南特區精神”和“椰樹精神”,為海南人民如今進行自貿港建設儲備了巨大精神能量和動力,進行了抽絲剝繭式的詳細闡述。講解鮮明生動,鼓舞人心,讓人對革命前輩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這既是一堂生動的有關瓊崖革命史的思想教育課,又是一場關于愛黨和愛國愛家的大愛教育課,讓人從中獲得知識與營養,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小結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舉行一系列學黨史、重溫革命精神的活動,就是要讓所有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弘揚艱苦卓絕、孤島奮戰、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革命精神,以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和扎根守土、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椰樹精神,以昂揚姿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喜迎建國72周年。